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南京林大一年半劝退49名本科生(3)

时间:2016-11-11 06:47来源:综合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王军被劝退离开学校时,一脸漠然。在他的一位老师看来:“就像是一位住店旅客离店回家一样平静,也许,他本人对大学生活并没有太多留恋。” 王军

  王军被劝退离开学校时,一脸漠然。在他的一位老师看来:“就像是一位住店旅客离店回家一样平静,也许,他本人对大学生活并没有太多留恋。”

  王军的几位同学则觉得劝退过于严厉了:十多年寒窗苦读,能够走进南林大这样的高校实在不易。再有一年就毕业了,学校何必这么严格?放他一马,既成就了他的未来,也温暖了他的家庭,岂不两全其美。

  面对劝退,学生难以达成共识。南林大理学院的李冰对劝退有点愤懑:有的老师把考题出得那么难,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是用尽“洪荒之力”也不一定过关啊!园林学院的张然则表达了在劝退问题上的洒脱:可以出国上大学呀,再说了,也可以早点出去就业、创业,当代青年人生要出彩,远不止上大学这一条路。

  “总体看,退学学生的情绪比较平稳,因为基于自己的学业成绩已经有了思想准备,那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激烈反应,我们还没有遇到过。”南林大教务处的一位老师回忆。该校教务处处长闵永军教授认可张然的观点:“劝退,也许并不是因为你能力差,只是因为你不适合在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学习。换个平台,也许你会表现得很优秀。”

  在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个贴吧里,网友“虎踞龙盘123”发帖说:“毕业几年了,感觉学校越来越严,我们那时好像很少有退学公告,现在每学期都有,挺严格的哦!”

  网友“gerard_小朱”跟帖道:“我认识其中一个被退学的。真的不能怪学校,因为真的是毫无上进心,一学期的课基本全挂,公选课也挂,甚至旷考。重修也不去上课,再挂甚至是再旷考……这样的学生,如果还和努力学习的人拿一样的毕业证书,那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对于努力的人也不公平啊。如果他的心思真的不在学习上,还不如退学去更广阔的天地吧。”

  在南京多所高校采访中,几位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高等教育确实面临一些客观压力。一是高校扩招之后,生源质量较过往有所下降,而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质疑声不断。二是面对就业压力、外界诱惑,部分大学生的浮躁情绪表露得更加明显,高校在他们眼中早已不是致力学业的“象牙塔”,而成为拿张文凭就走的驿站。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严治学”“从严治校”刻不容缓。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家茂教授,曾长期任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他认为,高校劝退学生是严把毕业生质量关,其中要找准两个出发点:质量为本、学生为本。学生为本是指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适合的培养,成为造福社会的人才;质量为本是指学校的毕业要求是红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降低,这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南京有53所高校,基本上都有劝退的规定和做法。郑家茂介绍,东南大学一向坚持学生“严进严出”,但即使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每年也会有将近千分之二的退学率。

  南京理工大学在校的1.6万名学生中,每年被劝退的也有10多名。南理工教务处副处长高蓓蕾介绍,学校也实行学业警示制度,规定在大一至大三每学期所获学分小于15分的,第一次要给予黄色警示,两次要给予红色警示并作退学处理。

  高蓓蕾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总希望孩子经过大学教育后成龙成凤,因此对退学的后果都看得极为严重,认为中断了学业就是失去了未来。但是现在一些90后、95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已经有了较大差异,他们对退学已经看得不那么严重,“是重新高考还是自己创业,家长也许应该多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而不是固守坚决不能退学的观念。”

  “大学不是‘保险箱’,躺倒不干的学生肯定要被淘汰,毕竟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底线,也是社会对高校的期盼。”高捍东说。

  劝退制度化

  “早一点把有希望的拉回来,把学业无望的请出去”

  今年秋季开学,本该读大三的闻超继续在大二学习。按照规定,受到橙色警示的学生,编入下一个年级学习。“现在暂时不搞文学创作了,我要把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开奖,这学期已经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了。”闻超介绍新学期自己的状态。

  “现在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学习上了?”

  “哪里,现在是百分之百!”闻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