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wzatv:【j2开奖】贪官心理学之“最后的机会”(2)

时间:2016-10-09 11:43来源:香港现场开奖 作者:118开奖 点击:
结束两个实验后,研究者针对五个使用掷硬币范式的实验数据进行元分析,最终的结果是:在最后一次机会里,人们的中奖率显著高于之前的试验次数;同

  结束两个实验后,研究者针对五个使用掷硬币范式的实验数据进行元分析,最终的结果是:在最后一次机会里,人们的中奖率显著高于之前的试验次数;同时,人们在最后一次时撒谎的概率相比先前试验次数的平均概率高了将近3倍。

  实验三

  实验3:是对实验1和实验2的延续,被试的任务是想象自己在已经投掷出3个正面和3个反面(即有50%的试验次数获奖)后,剩余的1次(expect-7组)或3次(expect-10组)投掷的结果,并在之后汇报自己对于选择的预期感受。

  结果显示,“末端欺骗”现象同样发生在想象任务中,人们对于诚实行为的预期后悔程度对该现象起调节作用。

  实验四

  实验4:使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范式,被试被分为两组,分别需要在网络上完成对7篇(expect-7组)或10篇(expet-10组)文章的编,而报酬是根据被试自我报告编所用的时间决定。实际上研究人员在网页上监控了被试的浏览时间,结果发现(如下图)所有被试都虚报了编码所用的时间,而expect-7组在第7次汇报中的虚报时长是最高的。

  

wzatv:【j2开奖】贪官心理学之“最后的机会”

  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启发意义非常大,比如说:颇具中国特色的“59岁现象”就完全吻合了“未端欺骗”的规律——即许多政府官员、国企高管会趁着退休前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在59岁大寿的时候利用职权为自己狠捞一笔。

  当然也有研究发现,官员不一定非在59岁才发生贪污腐败。不过,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贪官都是在某个位置呆过足够长的时间后,或者在离开某个肥差前,赌一把自己的运气,开始走上贪污腐败的道理。然后带病提拔,不可收拾,最终酿成大错,悔恨终生。显然,产生腐败行为的原因不是年龄而是主观的时间紧迫感。

  

wzatv:【j2开奖】贪官心理学之“最后的机会”

  有什么好的措施可以阻止这类由于“结束期待”所带来的“末端欺骗”行为呢?

  研究者建议

  研究者们给出了很多自己的建议:

  1. 合理设置,并加强监管

  既然结束欺骗现象难以杜绝,就在设置中给它的出现留有余地。不能把最重要、最需要诚实完成的任务放到最后;并且对即将换位的高管给予更严格的监管。

  2. 隐藏结尾

  不让别人知道最后一次机会在什么时候,就可以大大降低在最后被忽悠的可能性。比如:老师说这学期我们不知道要考多少次小测,都算成绩,同学们就不敢逃课也不敢随便浪费机会了。

  

wzatv:【j2开奖】贪官心理学之“最后的机会”

  3、其他可行建议:

  降低预期后悔程度:不让最后一次机会与利益牵涉太深,即使因为诚实而失去了最后的获利机会,也不会让人太过悔恨。

  提高犯错成本:这个方法大家早就熟练掌握了,其实就是加强管制,严惩不贷,但手法有些低端,容易造成人们的消极应对态度。

  其实,该文还提供了一个成功摆脱“结束欺骗”现象魔咒的隐藏攻略,那就是当试验次数到达13+的时候,最后一组选择的谎报比例就没有差异显著性。也就是说,当人们获得足够多的满足个人利益的机会时(研究者猜测是20次以上),就不会那么冲动地要在最后一次狠捞一笔了。

  

wzatv:【j2开奖】贪官心理学之“最后的机会”

  同样,对于解决中国贪腐问题,如果从开始就给予了每一个官员足够多次获得合理收益的机会,官员们是不是就不会在最后一把时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呢?也许这就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采用“高薪养廉”的心理学原因。

  参考文献

  Effron, D., Bryan, C. & Murnighan, J. (2015). Cheating at the End to Avoid Regre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彭凯平”,《赛先生》经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