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由一点资讯主办的“‘e?政——技术连接政务’2017年移动政务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在题为“如何做好‘指尖上的政民对话’”的论坛讨论环节,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吴晨光与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j2开奖直播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唐润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助理闫永,中华网副总经理徐秋野,围绕政务新媒体的定位与运营展开了深入探讨和思想碰撞,共话移动政务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一点资讯移动政务论坛 政务新媒体定位传播、服务功能互联网让政务发言更接地气 吴晨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务这一概念距离民众很遥远,一提到政务,人们总会想到官话、套话,如何在表达上脱离传统体系,让公众更好地接受政务信息呢? 闫永:从实践来看,我对于“政务新媒体”的定位是两个方面的功能——传播和服务,在传播上更注重人格化地表达,在服务上注重与公众更好地沟通。对此我们总结了几点:“有声有色”,即可视化;“有模有样”,即品牌化;“有上有下”,即上下一体的沟通;“有轻有重”,即有节奏感地进行传播;“有软有硬”,即技术化地服务。除了这几点以外,还需注重情怀,也就是在运营过程中注意表达的底线和红线,表达的方式可以轻松活泼甚至卖萌,但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实现信息的对称传播,把信息传到一点资讯,传播到受众中去。 刘亚东: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逼迫我们改造传统的文风,重新塑造我们的语言文化和话语体系。因此在改造语言体系时,首先要想着受众,不能俯视,而是平视,不要将政务发言仅仅看作是政治工具,而是代表着领导国家能力、鲜活真实的话语。第二是向群众学习语言,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从思想观念角度进行转变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接地气,更加受群众欢迎。 吴晨光:亚东提出了很重要的概念,我们要有互联网思维,要以用户为核心,这与一点资讯的理念是非常融合的。 建设沟通、服务、监督一体化平台实现政务新媒体完整定位 唐润华:前面两位专家从操作层面,探讨了怎样使新媒体更好地说人话。那我就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谈,我觉得影响众多政务新媒体兴衰成败的关键,就是其定位问题。我们准备做什么?我们准备发挥什么作用? 首先,政务新媒体存在最本质的意义,应该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的沟通平台,这是最基本的。此外,政务新媒体也是政府为公众服务、接受公众监督的渠道,因此,政务新媒体的编辑应该从政府和人民关系的角度来定位,将沟通平台、服务平台、监督平台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政务新媒体的完整定位。从公众出发,在内容、形式上以及其他所有方面,急公众之所需,想公众之所想,说公众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从而更好地实现“指尖上的政民对话”。 徐秋野:刚才几位专家和老师讲得都非常专业,我就简单讲讲我的感受。第一点,一点资讯做“e政”这件事,是我们当年由于机遇不成熟,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我希望一点资讯做“e政”,不仅仅只是政务信息发布的出口,还应是延伸的服务平台。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目前在线下进行政务方面的办理存在许多麻烦,而通过如政务号这样的线上方式,能够完成70%-80%,这对政务新媒体的提升是有巨大好处的。 技术连接政务促进政务号传播、服务最大化 吴晨光:请结合现在新媒体的特点,比如一点资讯平台的“千人千面”以及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谈谈政务号和其运营的内容,究竟应该怎么去做?下面听一下各位专家的观点。 闫永:刚才讲到定位,人格化地传播和智能化地服务,是“国资小新”做的两个方式的内容。从我们自身来讲,正在努力做四个方面的转型。第一,从主体来讲,职能部门向自组织转型。第二是从功能来讲,深耕传播+服务,实现通过技术连接政务。第三,在为公众提供信息时,扮演更多的角色。第四是向全媒体的转型。最后给一点资讯提一点建议,新媒体平台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特别关键的是两点,一是本地化服务,二是垂直化服务。因此希望一点资讯聚焦用户的需求,通过定位、聚焦、转型的三步走方式,把标准化做到极致。一旦公众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促进传播和服务做到最大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