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科技网站VentureBeat报道,鲍尔州立大学最近公布了一向关于工作自动化的研究数据:自2000年以来,美国工厂中蒸发的工作岗位已达500万个,其中由于自动化促使生产力提高所导致的蒸发占比88%。未来,自动化取代更多岗位会让人们的担忧愈加强烈。 机械自动化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机器人大肆进驻工厂,取代了诸多工人的岗位,关于机械自动化的讨论一时间铺天盖地。然而,在知识工作者们撰写各类文章讨论机械自动化的同时,可能不知道关于自动化的危机正在逼近。 最近,房地产大亨Jeff Greene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召开的第二届Managing the Disruption大会上,谈到了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的问题及应对对策。Jeff去年就提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扼杀的不仅是蓝领的工作,也开始对编辑、记者、律师、医生等白领阶层的工作产生影响。 这并非危言耸听,更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近几年已经有机器人写文章的事情了,当包括笔者在内的知识工作者坐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数年之后机器人会处在同样的位置上,而且它们能做的更好。不过,人们也不应该因此就一味忧虑失业的可能性,直播,如果将眼光放长远,会发现知识工作自动化并不会带来“最坏的时代”。 一、自动化趋势愈发明显,或将颠覆知识工作岗位 关于知识自动化的问题,早在2013年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就有相关论述。报告中列举了12个将会对全球经济、商业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其中移动互联网高居首位,知识工作自动化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则是物联网。
12个对未来产生影响的颠覆性技术 想要搞清知识工作自动化到底是什么,将概念分拆并加以分析会更加明确。 知识,即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知识工作,则泛指需要借助专门的知识、复杂的分析、细致的判断以及创造性的解决技巧才能完成的那类工作,也就是白领工作。 自动化,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提起“自动化”,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现代感。实际上,自动化并非伴随计算机而产生,而是远远早于计算机诞生之前,即“工业自动化”。那时,人类发明了将谷壳从米粒上剥离的脱粒机,还有将棉花和棉籽分开的轧棉机,皆属自动化范畴。 机器的不断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最重要成果即“自动化”,前者使“制造”自动化,后者使“信息流动”自动化。 从工业革命的成果来看,自动化对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降低了生产制造的边际成本。在自动化技术出现之前,无论是制造还是信息流通,每增加一个单元就要多一份人力成本,但在自动化技术出现后,增加单元需要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知识工作自动化的定义则是:可执行知识工作任务的智能软件系统。对现代社会来说,这是非常有益并且十分必要的。工业时代,大规模的生产对人类的体能提出严苛的要求,促使人类依靠工业自动化的手段弥补体能上的不足。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及数字化时代,节奏瞬息万变,对人类的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知识工作自动化是用来弥补人类智慧的不足的,它能够协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复杂的任务。近年来,知识工作向自动化演变的情形正在真实地发生着。 2015年1月31日,苹果发布了创纪录的Q1财报,数分钟后美联社就发表了题为《Apple tops Street 1Q forecasts》(苹果打破华尔街第一季度预期)的报道,这篇佚名文章的作者即由美联社撰稿机器人“Wordsmith”编写。 Wordsmith于2014年7月正式上岗,开始每篇文章都经由人工校对与润色,但到了10月就无需人工干预了,到苹果财报的稿件出来的时候,Wordsmith的文章撰写错误率已低于人工撰写。 在中国的知识工作自动化进程中,腾讯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9月,腾讯发布了一篇由其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编撰的文章。腾讯方面表示,Dreamwriter可根据算法进行稿件生成、瞬时输出分析及研判,只需一分钟就可将重要的资讯送达至用户处。至于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一起读一段来感受一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