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庆将机器人“大脑”放置在云端是出于单台机器售价与体积的考虑,当然为了实现云端大脑达闼科技则立志成为一家“平台级”的公司,为这两者之间牵线连接,用黄晓庆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 Google”。所以达闼科技虽然一直在倡导人工智能,但是其实做的事情并不是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而更多的是在搭建“云+网络”的基础建设。
黄晓庆的设想 而在现场实际体验过程中,插上了“控制器”的 Peper 机器人在与人对话时,会有可感知的延迟,大约在 2-5s 之间。工作人员解释是因为现场的网络是临时搭建的不够稳定。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了:如果云端智能不够稳定,那么再强劲的云端大脑都没有用武之地。 而达闼科技方面给出来的解决方案则是通过所谓的“专网”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了强调“云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安全性,他们则是拿出了虚拟骨干专网(Virtal Bone Network)技术。据称 VBN 拥有互联网不可见的独立通道,通过软件定义网络 (SDN)与软件定义边界(SDP),以及区块链接技术,为机器人、智能设备提供高速安全的网络服务。按照黄晓庆的设想,他们会成为一个服务型的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服务。按照企业的要求,将虚拟云假设在企业的私有服务器上,或公有云上。
移动内联网云服务MCS(Moblie-intranect Cloud Service)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平台,达闼科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如果要接入第三方的人工智能服务,势必要面临第三方接口稳定性的问题。黄晓庆也坦言,这一方面,他们只能将之部署在本地或者选择性地自己开发一些人工智能引擎,比如用于 Meta 导盲头盔上的图片识别引擎。 达闼科技希望能够通过机器人“云端大脑”的方法实现“一机多用”——即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回答用户的提问,还能打扫卫生,看护儿童老人等等。不过目前而言,这个愿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而达闼科技虽然面对安全稳定的网络有自己的“撒手锏”,但现场体验中延时的控制证明了运营商网络在物理层面上还是有一定“不可控性”。是否未来云端机器人受到网络的掣肘会逐渐减弱呢?还是计算本地化更为实用?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与融资方合影 达闼科技在拿到 3000 万美金天使轮投资后一年,发布会上又完成了 A 轮 1 亿美元的融资。这轮融资机构包括软银集团、富士康集团、中科乐创基金、博将资本、深创投,启明星辰、清华大学河北研究院、中关村发展集团,荣诚科技。 真极客有钛度,大开脑洞黑科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