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根 近几年,“互联网+”在总理的大力号召和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再强调之下,在各行各业可谓是蔚然成风。而对于“互联网+”,我曾将其定义为“互联网搭台,传统企业唱戏”的一种模式。而今,旅游可以说是这个戏台上最有看头的一出戏。 利好政策助推旅游迅速发展 “到 2020 年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的这一明确目标,为旅游的发展开启了一条绿色通道。从“中国旅游日”,到“515战略”,直至今天“十三五”规划对旅游发展的强调,无不彰显着我国旅游发展的利好态势;同时也促就了旅游产业市场潜能的凸显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据行业产业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 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而今年,我国旅游行业的总收入将以10%的比例递增;旅游投资也将实现同比增长20%的目标。而预估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平均为人均5次;中国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将达到1700元,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将达到10.5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6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600亿美元。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更是指出,未来5年中国“旅游+互联网”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旅游业互联网软硬件设施建设,将创造1万亿元的需求红利;在线旅游交易,将创造1万亿元的市场红利;由“旅游+互联网”所催生的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将创造1万亿元的增值红利。 伴随着旅游规模的快速增长,旅游模式也将在未来科技的影响下实现蜕变。 旅游+大数据:精准定位 互联网,是一个天生的大数据制造者。而搭载于互联网平台上的旅游,也将成为大数据的优先使用和获益者,无论是对旅游供给方,还是需求方来说,大数据所反馈的信息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资讯来源和参考依据。 对于景区来说,通过动态监测而进行的大数据采集,可以为自己提供精准的流量数据;继而通过数据分析,引导游客分散旅游。比如,在东京迪士尼,游客超过饱和流量时,工作人员通过测算景区何时能够达到合理流量,然后给游客一张纸条,j2直播,建议其在测算的时间后再进入游玩。此内,大数据所提供的客源结构、消费情况等信息,则将为景区管理、市场营销等提供决策依据。 对于OTA来说,消费者在线反馈和遗留的数据信息,将是其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因为通过这些信息,他们可以精准把握消费者的旅游偏好和市场的趋势动向。比如,虽然传统的“跟团游”还是占据相当的规模比例,但是,从数据信息预测分析,未来自由行甚至私人定制的旅游模式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而在自由行中,机加酒的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驾游、邮轮游等类型的冲击。 对于消费者来说,搭载于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将让我们变得更加自由而主动。即便千里之外,那也是有百千万人去体验过的目的地,而从他们分享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里有好吃的,哪家店是坑人的;哪里有好玩的,哪些景点其实是挺无趣的;哪里住得最舒服,哪家宾馆旅舍最糟糕。这一切信息,在我们走传统的跟团游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凸显出其重要性,但是在我们决定自由行的时候,而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每一次旅行的幸福指数。 旅游+可穿戴设备:无所不能 可穿戴设备在我们的未来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之前的Google Glass,还是现在的Apple Watch,都带领着我们向未来科技生活迈进。同样,在未来社会的旅游中,加载上可穿戴设备将是趋势方向。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简化像身份验证之类的麻烦事,还将帮我们解决很多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麻烦。 就可穿戴设备而言,它的主要职能在于搜集用户身上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用户独一无二的高精准身份识别验证码。可以说它是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玩意儿。基于此,一个可穿戴设备就可以替代掉我们出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护照、登机牌、身份证等各种证件;只要在有需要的时候,出示相关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甚至智能衣物,就能完成一系列流程。同样,当我们需要支付的时候,也只需秀出一只戴在身体某部位的可穿戴设备,所有检票关卡、支付关卡都将一扫搞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