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网约车新政下的众生相:司机在逃离 资本难脱身(2)

时间:2016-11-01 07:06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依靠着庞大的司机端,滴滴的汽车金融计划理应是最赚钱的业务线。背靠着主要股东招商银行和中国人寿的运作,滴滴可以将以车贷款、分期买车等项目收

  依靠着庞大的司机端,滴滴的汽车金融计划理应是最赚钱的业务线。背靠着主要股东招商银行和中国人寿的运作,滴滴可以将以车贷款、分期买车等项目收入囊中,既可以产生巨额的沉淀资金,同时也可以锁定司机防止跳槽。

  潮水退去,不但滴滴这桩汽车金融生意落空,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也是专车新政下的失意者。在不少专车司机的讨论群里,有关黑车的话题讨论最激烈,尽管补贴与巅峰时期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但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开黑车的年代。

  而汽车租赁公司则希望地方政府对细则落地进行调整,或者给予一定缓冲期。10月14日,南京14家汽车租赁公司在当地报纸头版上投放了公益广告,呼吁南京市交委给予网约车生存空间;10月24日,武汉汽车租赁行业协会近50家租赁公司集体表态,希望武汉网约车细则适当降低准入门槛,以免导致部分司机面临二次失业的压力。

  出租车集团自我革命

  作为既得利益者,出租车群体是新政里的最大赢家,一方面网约车的诞生倒逼出租车行业进行改革,取消或降低“份子钱”让司机获益甚多;另一方面地方新政细则确保网约车和出租车差异化经营,避免了恶性竞争。

  面对新政细则出台后的舆论反弹,出租车公司也选择还击。针对北大教授张维迎对出租车市场的观点,10月20日,全国32家出租车公司向北京大学发出公开信,称张维迎“赤裸裸地蜕变为资本的代言人”。在公开信署名中,不乏北京首汽、广州白云和上海强生等区域性出租车巨头。这场舆论战背后,正是网约车和出租车之间相互对立之争。

  尽管受益于专车新政,但是出租车公司也不愿意坐而待毙,他们在专车的改革倒逼中走向互联网化,纷纷推出区域性的网约车服务,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在北京,虽然“京人京车”的规定对滴滴、易到等C2C模式平台造成冲击,但首汽集团旗下的首汽约车却完全符合这一规定。尽管首汽约车CEO魏东已经否认了新政细则是为其量身定制的说法,不过毫无疑问它是目前最能承受政策风险的专车平台。

  虽然体量上与滴滴、易到有差距,但区域性专车平台的兴起是滴滴无法忽视的新势力。以首汽约车为例,其已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开展业务,全国车辆规模已超过8000辆,其中北京超过5000辆,全国日完成订单超4万单。

  在首汽约车诞生之前,广州的“如约专车”是全国第一个带有政府背景的约租车平台,这家由广州市交委牵头、广州四大国有出租车合资设立的专车平台一直处于内测阶段,截至去年年底车辆数量只有3000辆左右。不过如约专车的政策优势明显,今年年初广州市已经清除了10万辆外地车牌网约车,而在新政细则中亦要求车辆必须是一年内新车,可以预见的是如约专车推出后将享受巨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北京的首汽约车和广州的如约专车,杭州、上海也分别有曹操专车和强生专车。在地方政府新政陆续落地的情况下,未来滴滴、易到等平台可能面对的将是上百个的区域性对手。

  专车平台谋转型

  在11月1日到来前,专车平台也期待政策面出现转机,不过截至目前政策层面仍未释放出任何的善意。从中央部门到各省市交委的表态来看,将网约车往高端层面发展几成定局,滴滴、易到和神州专车这三大玩家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境况。

  滴滴是业务最多元化,也是抵御政策风险最弱的专车平台,C2C的轻资产模式对应着高昂的估值,但在新政细则面前几无还手之力。

  从柳青近期的对外表态来看,滴滴仍未放弃与地方政府争取发展空间的机会,但留给他们博弈的窗口已经几乎关闭。柳青频繁强调滴滴的数据作用以及海外市场计划,目的在于稳住市场预期,事实上海外市场已经基本被Uber所占据,滴滴已错过了最好的出海时机。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滴滴在国内还有多少空间可发掘?即使柳青认为滴滴目前在中国只有1.1% 的渗透率,未来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但新政落地后交易量的暴跌已经不可避免。目前滴滴的日订单超过2000万,年度GMV已经超过200亿美元,根据中金公司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中国潜在的专车市场规模为4205亿元,这意味着滴滴的成长极限仍有空间,但天花板渐行渐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