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J2直播:揭秘“闻臭师”:考试要辨五味 鼻子太灵也不行

时间:2016-09-03 13:05来源:综合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嗅辨员嗅辨样品时,参与样品配比的人员要回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左庆 摄 “闻臭师”,是环保部门嗅辨员的俗称,他们是空气异味的搜寻者和判定者,也是评判气体污染程度的法
嗅辨员嗅辨样品时,参与样品配比的人员要回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左庆 摄

  嗅辨员嗅辨样品时,参与样品配比的人员要回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左庆 摄

  “闻臭师”,是环保部门嗅辨员的俗称,他们是空气异味的搜寻者和判定者,也是评判气体污染程度的法官。臭味是不是在规定范围之内,除了仪器检测监测,还需要专业人员亲自“闻臭”。目前,省内有400余人获得了省级嗅辨员的资格证书,他们的工作就是到收集“臭气”,然后带回实验室用鼻子闻臭检验,作为检测排放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

  平时有本职工作

  仅有任务时上岗

  其实,嗅辨员并不是新兴职业,早在1993年国家制定了恶臭污染标准时,嗅辨员就成了环保部门监测人员的一项“兼职”。目前,全省共有70余人获得了国家嗅辨员的资格证书,400余人获得了省级嗅辨员的资格证书。

  在山东省环保厅环境监测中心,大约有230余名嗅辨员,他们都是“兼职”,除了担任嗅辨员的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的在财务岗位,有的在实验室分析岗位,还有的在污染源监测岗位。不过他们都有嗅辨员的资格证书,在有嗅辨任务的时候,都能担当嗅辨员。

  嗅辨员由希华介绍说,嗅辨员在国外被称为“闻臭师”,就是根据国家标准方法,通过嗅觉器官对臭气气味进行嗅辨,辨定异味级别,来判定臭气浓度是否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这份工作看上去很不起眼,实际上很重要,因为嗅辨员的判定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我们的工作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二是有要求的环保验收项目,三是有市民投诉的项目。平均下来,每个月都有一两次嗅辨任务。”由希华说。

  任职得通过考试

  分辨甜锅巴味最难

  虽说嗅辨员是“兼职”,但却并非人人都可胜任。嗅辨员是要经过专门的考试挑选和培训,嗅觉合格者才能从事嗅辨工作。嗅辨员要求18-45周岁,不吸烟、不喝酒,嗅觉器官无疾病的男性或女性,选拔嗅辨员需要进行理论考试和现场考核。

  现场考试时,需要能辨别出五种味道,分别是花香、成熟水果香、汗臭气味、粪臭气味和甜锅巴气味。别看这几种味道都比较有代表性,但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有很多人闻不出来。只要有一种味道闻不出来,就不能通过考试考核,这一项现场考试考核,通过率就只有60%。

  “考试考核的时候,会把这五种稀释之后的气味涂抹在试纸上,从五个试纸中闻出两个带有味道的试纸。这五种味道里,就数甜锅巴气味最难分辨,很多人都分辨不出甜锅巴的味道。”嗅辨员谷树茂说。理论考试和嗅觉检测合格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连续三年承担嗅辨员工作。

  在实际的嗅辨工作中,更是有着一套标准的工作程序。谷树茂介绍:“整个嗅辨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就是采集样本样品,然后在实验室中配气、嗅辨,最后进行判定,通过公式计算出异味是否超标。”据介绍,每次嗅辨任务都需要八个人:一个配气员,六个嗅辨员,还有一个判定师,都需要有嗅辨员资格证书的人担任。

  恶臭污染物20万种

  仪器只能分析一部分

  整个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只有恶臭实验室的分析不是依靠仪器,而是依靠人。

  在我国,常用的恶臭监测方法有仪器测定法和嗅觉测定法。仪器测定法是用仪器进行恶臭物质测定,确定臭气物质的成分与浓度,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判断污染物质的来源,但是对于综合性的异味浓度就束手无策了。

  嗅觉测定法就是根据人的嗅觉来评价气味强度和适与不适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测定恶臭的特征参数。依靠人的鼻子来分辨出恶臭气体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以人的直观感受作为评判的依据。

  恶臭污染物有20多万种,一般仪器分析只能分析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气体,恶臭污染物会对人的嗅觉形成刺激,仪器并不能完全检测出这种污染程度。而人的这种分析则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恶臭气体对于整个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这种污染对人的嗅觉的影响程度。

  其实,嗅辨员的鼻子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有着超级灵敏的嗅觉,嗅辨员也是普通人。“鼻子不灵肯定成不了嗅辨员,鼻子太灵了也成不了嗅辨员。”由希华说,“嗅辨员的嗅觉不能太灵敏,要能代表普通大众的嗅觉感知,嗅觉太灵敏反而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臭气的浓度。”

  拿事业单位工资

  并没有额外补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