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j2开奖直播:揭秘电影票房造假:院线等三方合谋 获利翻十倍(2)

时间:2016-05-26 13:30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2015年8月30日,安乐电影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对于影片出现的凌晨场次以及同一影厅场次间隔不到半小时的情况,“因总部公益放映安排要求下达时

  2015年8月30日,安乐电影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对于影片出现的凌晨场次以及同一影厅场次间隔不到半小时的情况,“因总部公益放映安排要求下达时,跟一些影院沟通信息不畅,导致部分影城排映出错。”对于这一说法,外界并不认可。

  除了“买票房”,“偷票房”也屡被曝光。2015年7月24日,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公映,当晚大量观众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反映,观看《后会无期》时,手中拿到的是《小时代3》的票;还有多地观众称,拿到《后会无期》的票,居然不是正规的机器打印的电影票,而是影院工作人员手写的票。对此,有观众质疑《小时代3》偷走《后会无期》的票房,也有网友质疑是影院在偷票房。

  被处罚的《叶问3》也被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观众反映存在偷票房的行为——观众在观看其开奖直播影片时,手中拿到的是《叶问3》的电影票,而且上映时间也和想要观看的电影不符。

  暧昧的态度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票房造假的原因无非是制片方、发行方和影院,想通过不同的手段,为各自获取最大利益。因此,才会出现从最简单的直接虚报票房,到目前的“买票房”和“偷票房”等不断翻新的造假手段。

  “最初的直接虚报票房,主要还是为了吸引眼球。”业内人士介绍,此前电影市场没有这两年火爆,不少电影,特别是国产电影的关注度并不高,一些非常有品质的电影,也不被一般观众所了解。因此,为了获得足够高的关注度,并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制片方、发行方和影院三方,往往会相互配合,夸大电影票房。

  更为重要的是,此前虚报票房之所以能够在业内盛行,还有当时票房发布不够透明的原因。由于技术限制,实时公布票房的手机软件在2010年左右还没有开发出来。除了《中国电影报》每周发布的数据外,普通观众和媒体基本上没办法及时知道一部电影确切的票房数据。这就给了各方虚报票房的可乘之机。

  但到了2016年,各大院线的票房数据已经对外公开,时光网、猫眼电影在内的多个手机应用软件,均可以实时查询这些电影票房信息。此外,国内统计票房的专项机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也开通了可实时查询的微信公众号。从前,电影公司“吹牛不上税”,现在,谁在吹牛一目了然。多位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电影公司虚报票房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

  不过,虚报票房的淡出并不意味票房造假的情况有所收敛。事实上,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近年来“买票房”和“偷票房”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相应的造假手法也不断翻新。

  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影票的制作方和发行方在电影上映后,一般都会自掏腰购买相当多场次的电影票。这样做首先能获得很高的票房基数,在对外首次公布票房时能拿出漂亮的成绩,并且凭借宣传和较高的票房数字来吸引一部分观众;其次,通过主动购买票房,还能在有限的院线资源中尽量抢占排片,能挤压同档期上映的其开奖直播电影排片场次;更为重要的是,发行方往往希望能够成为一线的发行公司,为了长远利益,也会配合制片方一起做高票房。

  “如果一家制片方的电影能够获得高票房,未来就能吸引更多投资方;如果一家发行方发行的电影能够获得高票房,未来就能得到更多发行影片的机会。”业内人士还介绍,对于影院而言,制片方和发行方购买票房时,都只会购买早上、午夜场次的电影票,还有其开奖直播场次位置不太理想的电影票。这样一来,影院并不需要在午夜等场次进行放映,这就省下放映成本,既不用担心没有观众,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午夜场十几分钟就能放映一部电影的原因。”

  新影联院线前副总经理高军介绍,制片方和发行方通过“买票房”往往可以获得所花费用十倍的票房。电影《捉妖记》的出品公司、发行方以及参与公益放映的29家电影院,背后的投资方都是安乐电影公司,可以很轻松地买自己旗下院线的票房,如果只按成本价计算,最少花费400万就能买到4000万的票房——而这4000万正是帮助《捉妖记》成为当年电影票房冠军的关键。

  曾经就职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业内人士张燕强也表示,制片方在自己的院线内买票房,只需付出票房流转税、电影基金等不到10%的成本即可,这相当于片方只花不到100万元,就能实际得到1000万元的票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