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民生经济 >

新一轮央地干部交流启动 晋升副部比例或达20%~30%(2)

时间:2016-10-25 19:57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www.wzatv.cc 点击:
央地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并非始于今年。2010年,中组部发起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干部交流任职,按照“进一出一、进出平衡”和“平级调动、

  央地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并非始于今年。2010年,中组部发起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干部交流任职,按照“进一出一、进出平衡”和“平级调动、统筹安排”的原则,当年共有66名从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拔出的中青年干部前往地方履新。同时中央也从地方选拔了63名厅级干部到部委任职。

  此后,中组部在2011年、2012年又组织了两批央地干部双向交流任职。从时间节点来看,恰逢各地换届前后。

  今年又逢换届年,中组部再次组织央地干部双向交流任职。

  从当前央地交流的时间间隔来看,5年左右恰逢一届地方任期。对此,竹立家教授认为,5年时间,这对于干部熟悉情况并打开工作局面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也为他们日后扎下根来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从以往交流干部的发展情况来看,这样的时间跨度和经历显然是有助于他们成长与进步的。”竹立家说。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统计的54名厅局级官员中,清一色的“60后”,而且多数是“65后”。

  龚晓峰便是中央“空降”到地方任职的“65后”干部中的一位。公开信息显示,龚晓峰1965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高级工程师。据记者了解,他于8月底履新河北省工信厅,到任河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参加会议、参与地方调研等工作,以便尽快熟悉地方情况。

  “65后”为何会在一轮干部交流中“异军突起”?竹立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国家是要培养年轻干部,“十八大是‘50后’时代,明年召开的十九大就进入了‘60后’时代,‘60后’甚至‘65后’会大规模进入司局级干部行列,同时‘70后’也崭露头角。”

  事实上,新一轮交流任职干部除了“65后”居多外,也不乏“70后”的身影。比如,“空降”湖南省国资委担任党委书记、副主任的,原中建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鹿山;担任海南省三沙市委副书记的,原国家海洋局政策法制与岛屿权益司司长阿东等。

  从地方到中央任职的中青年干部也有几位“70后”,比如,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梁志峰,任职工信部办公厅副主任;内蒙古兴安盟委原副书记、盟长韩宪军,任职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党委书记。

  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71年的张文兵,他由合肥学院院长调任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张文兵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研究生学历。公开简历显示,他长期在安徽省高校系统工作,曾担任过皖西学院院长、合肥学院院长等职务。

  高学历官员多在基层实践,会更接“地气”

  在央地交流的中青年干部中,普遍具有比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记者梳理从中央“空降”地方交流的干部,发现具有经济学博士学历的官员比较多。比如,任职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的刘南昌,任职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的龚晓峰,任职四川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的欧阳泽华,任职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副书记的李建勤等,均为经济学博士。

  除此之外,管理学博士和法学博士也比较常见。比如,任职江西省鹰潭市代市长的曹淑敏,任职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长的徐建国,均为管理学博士;而任职吉林司法厅党委书记的张毅,则是法学博士。

  记者梳理从地方到中央任职的交流干部,发现具有管理学博士的官员比较多。比如,任职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的张文兵,任职科技部农村科技司长的兰玉杰,任职工信部办公厅副主任的梁志峰,任职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监管二司司长的唐琮沅,均为管理学博士。

  此外还有工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比如,任职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司长的熊茂平,是工学博士;任职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的张波,是环境工学博士;任职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总裁徐安良,是经济学博士;从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调任人民法院出版社社长的黄文俊,是经济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