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财经 >

姜建清刊文谈小微企业融资难:一批新型银行将出现

时间:2016-11-28 16:30来源:118图库 作者:118开奖 点击:
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化、信息化革命转型,再造后会呈现一批新型的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定会根本性地改变,新的金融生态将会形成 文

  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据化、信息化革命转型,再造后会呈现一批新型的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定会根本性地改变,新的金融生态将会形成

  文/姜建清

  信息不对称与融资难

  社会上一直以来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指责不绝于耳。批评较多指向了商业银行机构。有些从道德角度批评银行嫌贫爱富、缺乏社会责任;有些指责国有银行“喜大嫌小”,存在“所有制偏好”。认为大银行只会支持大企业,只有小银行才支持小企业。事实上中国各家金融企业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态度都十分积极,在资金、人员等资源配置上努力倾斜于小微企业融资。

  中国银行业对小微经济体的经济贡献和就业贡献是有充分认识的。根据中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余额揭示,2015年末,五家大银行小微企业融资余额为6.02万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融资余额为3.82万亿元,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融资余额为7.7万亿元。其他非银行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信贷余额占比较低。

  问题是,在对小微企业融资难众说纷纭的同时,对如何根本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却思考不够,对小微企业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商业化的金融政策研究不多。

  客观上小微企业客户群体风险高,利润率低。2016年9月末,中国小微企业平均不良率为2.9%,明显高于中国银行业贷款平均不良率水平,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率在2.1%左右,不少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率更高,部门单独核算可能是亏损或无利的。长久的可持续金融发展是堪忧的。支撑银行信贷的存款资金多数是需还本付息的私人和企业存款。许多对银行的批评者,对银行与财政的区别并不清晰。不了解银行的财产权属于公众,银行仅是信托管理者。超越风险底线、造成亏损破产甚至酿成社会信用危机,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因而商业银行通常表现出畏惧风险、谨慎保守,是其行业的特性要求。银行畏惧风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何识别风险,防控风险,让风险可承受、让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小微企业能够得到融资,同时又守住风险底线,避免出现系统性、地区性信用风险?其关键点在于解决信用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也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治本之策。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风险上升

  本世纪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信贷领域信息化程度弱于银行其他业务领域。在低信息数据运用下的信贷方式会偏爱长期贷款。贷后不闻不问,依赖还贷还息信息了解客户。中国的一些银行曾偏重于贷款给政府融资平台、国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这并不在于政府的“引导”,而与信息的可得性及可信度是有关系的。

  大型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对健全。政府融资平台与国有企业恶意隐瞒信息的动机相对较低,恶意通过关联企业隐蔽真相的案例较少,不幸的是这一状况在呈现变坏的趋势。通常银行为防范风险,倾向将信贷投向信息质量较好的企业。当信息不对称导致欺诈风险上升时,银行在心理上会采取“避险”行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全部在于其实力弱,许多小微企业长期从事某些商业、工业、科技或服务业务,经营规模较小但收入稳定、经营良好,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不大。但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较为普遍,信息透明度不高。遇到经济、行业周期及经营困难时,财务造假及数据欺诈问题开始上升,致使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从而使银行对企业数据缺乏信任,担忧受骗,走向了所谓当铺文化,交易摩擦成本提高。甚至因噎废食,形成惜贷等恶性循环,造成劣质企业驱逐优质企业。一些比较诚信的小微企业成为这种行业风气的受害者,令人十分痛心。

  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经济复杂化导致信息不对称风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尤其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各类欺诈风险频发,道德风险居高不下,信用市场摩擦和交易成本较高。曾有专家学者十分赞赏类似“信用合作社”式的信贷管理,认为属地、亲缘、联保等方式可以解决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部分生产、销售半径小的手工业经济,传统的小农户经营,其从生产、销售到消费主要是在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可以全过程掌握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但现代经济时代,小微企业的经济圈都可以达1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外,属地银行无法清晰完整地看到其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状况。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活动空间更加扩大,跨省市、跨国经营普遍、跨界经营常态、商业对手多变,金融中介多元,导致融资、结算信息碎片。一些企业利用银企信息不对称,屏蔽信息、假造交易、多头授信及欺诈融资。一些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资金空转,虚假做大结算流量套取信用。一些实际控制人在不同市场多处注册,分头融资骗贷。个别企业通过让司机、保姆、远房亲戚作为关联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形成复杂的关联交易、关联担保或联保群保,进行跨地区、跨市场、跨银行资金转移。一些企业将融资后结算的多头、多跨、不透明视为企业的权利,将资金结算搞得异常复杂,难以辨别流向,并且让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融资与结算脱节,让支付交易脱离银行体系,使银行难以判断交易真实性。以致多行多头融资授信,放大信用风险。一些担保公司利用资金流和商品流的脱节,重复开单、虚假保管、多头担保。同时网贷业务良莠不齐,透明度不高,还没有经历完整信贷周期的检验,也成为近期融资风险的高发领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