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财经 >

j2开奖直播:注水 骗贷 校园贷陷阱重重

时间:2016-03-28 23:33来源:本港台现场报码 作者:本港台直播 点击:
注水 骗贷 校园贷陷阱重重,校园全能学生,乐助贷大学生分期,爱学贷大学生分期商城
  对校园贷平台而言,改变已经开始。现在更多的借贷机构已将业务延伸到毕业生身上。校园贷平台从校园开始便将客户锁定,当学生成为上班族后仍是潜在客户,并将业务嵌入到大学生就读、旅行、装修、购车等众多消费场景,抢占大学生毕业后信贷市场。

  “只要是学生就可以贷,没有要求。”得知有贷款需求后,一位读大三的校园贷代理人卖力地向记者推销一款借贷产品。据她介绍,自己代理了一项大学生分期购物业务,学生既可分期购入手机、电脑、手表、相机等消费品,也可进行信用贷款,取现自用。至于审核要求,该代理人直言:“不需要什么材料,有身份证就行。”

  这是校园贷的一个缩影,低门槛、手续少、放款快等优势使校园贷风行校园,不断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神经。对大学生而言,买手机、电脑等产品的用钱需求很大,如果父母不予支持,单靠一己之力很难将心爱之物收入囊中,这便成了校园贷跑马圈地的机会。只是,一旦放任学生借贷,危害不可小觑。

  审核“注水”

  随着消费贷款的兴起,校园这方净土吸引了各路资本进驻,分期购物、P2P、电商微贷等校园贷发展势头迅猛,而高利率、高违约率、风险频发等问题亦如影随形,令学生、平台均倍感压力。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校园贷目前有三大主力,即分期购物平台,比如趣分期、分期乐等;P2P网贷平台以及电商小贷产品(如支付宝花呗产品等)。

  之所以接触校园贷,很多大学生都是为满足消费需求。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大学生消费呈现收入来源少而支出多的结构,并呈现出对手机、电脑等数码3C产品及旅游娱乐等需求旺盛,易受同学或广告影响产生冲动消费需求等特征。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表明大学生消费入不敷出,而分期消费这一理念顺势成为解决大学生消费矛盾的良药。

  据新金融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涉足大学生分期消费的平台有30多家。这些分期购物平台开发了分期购物、白条、取现、理财等业务板块。从平台官网披露的数据来看,大专以上学生成为借款主力,且专科、本科以上学历有不同的借款额度,比如专科生最高可借1万元,本科以上学历可借5万元等。

  谈及风控,不同形式的校园贷审核方式各异,比如分期购物平台通常采用互联网线上审核+线下面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电商系微贷平台则借助消费记录完成审批;还有P2P网贷平台以线上审批为主。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庞杂的线下代理团队只顾拼业务、做大增量,使审核环节时常出现“注水”现象。

  “你尽管找人,要是出了问题,学生还不上钱也不会找你。”河北一位校园贷代理自信满满地说,校园代理好做、能赚钱,每拉一笔贷款可以获得千分之十八的提成,比如学生贷3000元,代理人便可得到54元收益。不仅如此,这笔3000元的贷款是纯信用贷款,只要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或校园一卡通即可办理。

  如此简化的贷款手续的确使大学生贷款更加快捷,但却出了不少问题,比如骗贷、逾期等。不仅如此,利率偏高也成为校园贷备受诟病的一大矛盾点。

  网贷之家调研数据显示,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要更高些,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如此昂贵的贷款令大学生不堪重负。

  就在不久前,河南一位大学生套用十几个同学的身份信息分别从不同校园贷平台重复借款高达60万元,最后被各方催款,不堪压力而选择自杀,酿成悲剧。

  “大学生没有经济偿还能力,更多的是依赖家长的信用作为隐形担保,一旦贷款审核环节把关不严,任由大学生重复借贷,势必产生严重后果。”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表示,其实如果大学生的贷款资料真实,大多只能借到几千到数万元,借五六十万根本无从实现,但悲剧还是发生了。这暴露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征信系统缺失、审核环节出现漏洞等。

  识别重复借贷

  按说,大学生有正常的借贷需求无可厚非,只要严审核,借款额度控制在小额范围内,校园贷蛋糕可以做很大。由于大学生与传统的银行征信系统基本上没有交集,业界认为,识别学生在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究竟借了多少钱、还贷情况如何,更多的要靠第三方征信机构去解决。

  记者注意到,目前91征信、蜜蜂数据等民营征信机构已开始着手布局,开发分布式征信查询系统。通过接入众多P2P网贷等互联网借贷机构数据,建立分布式数据库,以便快速判断同一借款人是否在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力求解决重复借贷问题。

  不过,借贷机构愿意把宝贵的客户数据交给第三方机构管理吗?受访人士分析,与中央数据库不同,开发分布式数据系统的第三方征信机构本身并不存储用户借贷信息,只是通过技术手段调取数据进行验证,并开发黑名单产品。目前这类征信系统处在开发初期阶段,一般只对借贷机构开放,不对接个人。

  与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校园贷平台成立时间不长,仍在赔钱赚吆喝般烧钱,而趣分期、分期乐等平台则积极启动再融资,引入多轮风投。

  未来随着校园贷平台的不断增多,校园借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仅靠一味降低门槛、提高额度、疯狂“地推”等方式博取眼球,只会让更多不符合要求的学生掉入借贷陷阱,给平台、学生带来“双输”结局。因而,必须杜绝只顾拼增量、忽视贷款质量的现象,适当引导大学生健康理性借贷,而非过度、盲目消费。

  对校园贷平台而言,改变已经开始。“校园贷只是借贷平台的一类特定客户群,现在更多的借贷机构已将业务延伸到毕业生身上。”张叶霞称,校园贷平台从校园开始便将客户锁定,当学生成为上班族后仍是潜在客户,并将业务嵌入到大学生就读、旅行、装修、购车等众多消费场景,抢占大学生毕业后信贷市场。

  新金融记者 袁诚

  作者:袁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