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没有专业背景,如何作为设计师进入互联网行业?

时间:2017-04-30 00:39来源:香港现场开奖 作者:www.wzatv.cc 点击:
这篇文章仍节选自我前段时间跟马力一起做的知乎 Live:「从设计师到创业者的征程」,在这个将近 3 小时的知乎 Live 里,我跟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一个物理系毕业生到设计师,再到创业

  这篇文章仍节选自我前段时间跟马力一起做的知乎 Live:「从设计师到创业者的征程」,在这个将近 3 小时的知乎 Live 里,我跟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一个物理系毕业生到设计师,再到创业者的总体历程。之前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从设计师到创业者的历程,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是怎么从一个物理系毕业生,变成一个设计师的。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想转行做设计师的朋友一些思路。对谈整理,略口语化,见谅。

从学物理到做设计,再到创业的总体历程

  我先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整体经历,我本科在北大的元培实验班 (现为元培学院) 念物理,2007 年毕业后,进入 Google 中国用户体验设计团队,做用户体验设计师。2010 年,离开 Google 到了创新工场,atv,在创新工场的支持下创立了「豌豆荚」。2016 年,「豌豆荚」被阿里巴巴收购,我在「豌豆荚」的角色也转变成了顾问。去年年底,创办了新公司轻芒,轻巧的轻,锋芒的芒,大概的经历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专业背景,如何作为设计师进入互联网行业

  我从一个在北大读物理的学生,进入互联网这个行业、变成一个Google 设计师,是个有点长的故事。

  我是 85 年出生的,上高中是在 2000 年,那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当时在班里做宣传委员,会特别多地用电脑来排板报、排小报,特别喜欢这个事情。我上高中的 2000-2003 年是广州报业最发达的时候,算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的鼎盛时期。受他们影响,还蛮想以后从事媒体和内容相关的工作的。不过后来大学还是选择了物理专业,因为听了不同院系的课程以后,还是觉得物理还是蛮普适的。并不是说你今天听完了这节课,明天就能在实际的生活中用得上,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到我今天的工作里面还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2004-2007 年的时候,「Web 2.0」的概念开始流行。可能大家对这个概念不是特别熟悉,它基本指的是以博客为代表的那个时代。在以前 Web 1.0 时代,只有门户网站、大公司大机构才能在互联网上发表内容。而在 Web 2.0 之后,很多普通人也能够在互联网上发表内容。按我们的眼光,可能会觉得博客这种形态有些原始,但在当时还是挺震撼的,因为这是普通人第一次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东西给全世界看。这也是让我对互联网产生进一步兴趣的来源之一。

  因为有了 Web 2.0,我发现我以前希望从事媒体和内容做的那些事情,互联网这个工具可以做得更好。本质上来说,我还是希望把一些更「好」的内容和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

  差不多是在那个时候,我把平时做平面设计——比如院系海报和刊物——的精力转移到做院系、社团的网站上,也包括在北大搭博客、搭论坛。这个过程中,我又发现设计从平面转到互联网上,它就不只是做狭义的美工了。因为我还需要考虑,用户怎么跟我的网站互动。比如,04、05 年那会还有很多「五毛钱特效」,买一个小的软件,然后生成一段代,就可以在网页上面放个烟花、做个悬浮菜单等等。在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些特效一方面是个美工问题,但另一方面,包括那种下拉菜单、悬浮菜单在内的很多控件,当时是当作特效来用,但用户是很难知道怎么操作的,反而很多时候对内容呈现不好。这样子,思路就从纯粹的「怎么把它变得好看」变成「怎么把它变得更好用」。

  同时,我开始接触到前辈的一些作品,比如像白鸦(注:白鸦,有赞创始人/CEO,先后任 UCD China 发起人、Guang.com 联合创始人、贝塔·朋友发起人)的博客、UCDChina 等等。看了这些博客以后慢慢明白,原来用户体验设计本就是一个行业,而且这个行业还有挺多前人做过的研究。

  2006 年,也就是我大三的时候,Google 正式进入了中国,并且开始招聘。我确实特别喜欢 Google 这个公司,2004 年推出 Gmail,2005 年推出 Google Reader,我都很喜欢,而且我觉得「组织全球信息」是一个特别伟大、我也想参与其中的使命。能去 Google 工作对我来讲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我当时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考 GRE、托福,准备申请出国,但 Google 的机会也还是很兴奋。不过 Google 的大部分岗位都需要计算机背景,所以在看招聘启事时一直都没有看到特别适合我的。因为特别想去,我曾经投过 Google 的销售岗位,然后就被拒掉了...

  再后来有一天,我记得是俞欢(现在在腾讯,当时已经是 Google 工程师,北大校友)在北大未名 Google 版发了一条招聘启事。那个版其实就是我建的。招聘启事里面有两个职位,一个是用户体验设计师,另外一个是用户体验设计师「实习生」。我看到这个职位,才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通过一直感兴趣的这些东西(平面、网页设计)「混」进 Google。从它对技能集的描述、对设计专业背景的要求来看,我其实也不符合。但整体来讲,它里面描述的事情我都做过。我没有做过销售但起我做过设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