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wzatv:【j2开奖】800万粉丝的咪蒙和500年前的马丁·路德,引发的关于内容创业的思考(2)

时间:2017-01-08 01:05来源:118图库 作者:本港台直播 点击:
1833 年创办的《太阳报》第一次提出口号要 “照耀所有人”,第一次把售价降到了 1 便士。在此之前,整个美国每天发行的报纸是 1200 份,只过了半年不到

1833 年创办的《太阳报》第一次提出口号要 “照耀所有人”,第一次把售价降到了 1 便士。在此之前,整个美国每天发行的报纸是 1200 份,只过了半年不到,《太阳报》自己的单日发行就达到 5000 份。

便士报能够卖这么便宜,是因为广告业的支撑,而新闻业低成本、高效率地扩张读者数量的结果是又进一步放大了广告价值。

这两件事发生在历史同一阶段,形成相互的良性循环,造成了媒体开始承载了广告这个商业模式。

每一轮 “新” 内容大爆炸都使内容比之前多出几个量级。

但最大的问题永远是这两个:

一、用户是否能够花同样量级增长的 “钱” 来消费内容?反过来说,被多创造出来的巨量内容到底去哪儿赚钱?

100 年前,带来了广告业成为增量内容的买单者。20 年前,随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效果广告的出现,部分意义上使得广告效果可衡量,同时部分小微企业也参与了进来,于是又带来一波市场增量。

那么这一波的新内容兴起之际,开奖,增量来自于哪里呢?究竟是比效果广告更好的效果?效果上更可基于销售量化?比当年订阅杂志和报纸总订阅额更大范围和更大量级的个人收费?

二、内容消费者的时间是线性增长且有极限的,假如内容创业创造了十倍甚至更多的内容(包括视频音频这些不能迅速浏览的内容),时间哪里来?更长的十倍以上的阅读时间?把别的事情(原来非阅读)的时间占有?(占了谁的时间?)提高了十倍的阅读信息效率?

如果都不行,那么 90% 的内容创业就会失败。

我在一个月前碰到时尚集团中国的负责人刘江,我跟他开投资人董事会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

我说《时尚》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体类型代表。它里面的内容就是它的广告,广告基本上就是它的内容,它把这两件事情在一个媒体形态上很好地混合起来了。这一类事情的出现是在上一波广告被引入媒体之后才发生的新的媒体类型。

广告业进入媒体行业之后,出现了两种现象:

一种是具有非常高质量的头部内容依然始终获得用户的持续付费。

第二种现象是,当广告这个商业模式进入了媒体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媒体类别,以至于把内容和广告很好地变成了一件事。

从过去几年,不管是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还是直播,这些内容生产如火如荼,有的切入电商,有的知识变现。

是不是会有能够跟内容创作结合的新的商业模式进入这个行业,能够支撑住它的发展?如果有,大概它跟上一个周期发生过的事情是一样的,会诞生一些依据这个新商业模式而混合内容和变现,成为相对完美、一致性更强的新的商业模式。

在 “新零售” 和 “新内容” 创造发生在今天,可能也多多少少有点接近 100 年前类似。

这是我的猜想,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疑问。所有内容创业者都会有自己的观察和回答,期待和大家有更多的探讨,期待看到这个时代更多的咪蒙和马丁·路德。

注释 1:当时 150 页手稿要用 12 头绵羊的羊皮。来源:《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注释 2: 此处仅为粗略估算。古登堡印刷机对比手工抄录,前者的效率是 240 印张/小时,后者是 2 印张/小时。如果加计由于印刷机普及带来的纸张成本下降,成本会下降更多。

注释 3 : 最早期的蒸汽印刷机的效率为 1100 印张/小时。此处未加上纸张成本大规模下降的因素。

*峰瑞资本年后将举办「内容创业闭门讨论」英雄大会,届时将邀请时下最热门的内容创业者一同 “煮酒论剑”,所有给出答案并被采纳的朋友,就!可!以!来!

长按下方二维进入36氪专属页面购买《未来简史》享受36氪读者专属福利!

春节前购买送思维导图、有声读物手慢无哦

赶不上这批,就要再等三个月

若无法识别二维,可点击“阅读原文”

  (注:此书目前为预售,将统一于1月20日按下单顺序寄出,请耐心等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