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wzatv:【j2开奖】分享一些习惯:开始我是不同意“早起”的……(2)

时间:2016-12-03 20:11来源:天下彩论坛 作者:开奖直播现场 点击:
摸索反思之后,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比如现在八点二十,我可以告诉自己,上网玩二十分钟,八点四十开始学英语。因

  摸索反思之后,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比如现在八点二十,我可以告诉自己,上网玩二十分钟,八点四十开始学英语。因为有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反而会想在这二十分钟之内,尽可能高效地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看了,而不会慢慢“浏览”;到设定的时间点,一定要令行禁止,专注地做之前决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从小事开始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对培养执行力很有好处——如果许多小事都能做到“说做就做”,慢慢的,复杂一些大一些的任务,也能够“说做就做”了,有惯性、也有信心去完成。

  留下详细的记录

  最早的时候这条是“写日记”,现在是“留下详细记录”。

  我在2008年翻译温伯格的《技术领导之路》,看到他说记日记的好处,为了验证,我也选择每天记日记。经过一段时间,我确实获得了关于自己的全然不同的视角:每天到底干了什么,时间花到哪里去了,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如果没有日记,这些都是一团混沌。有了日记,心里就有清楚的认知。

  此外, 针对长期重要的事情,日记还可以提醒鞭策自己。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时常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如果没有日记,我多半只觉得“这段时间总是无事可干”,但日记里会写下“今天是感觉无事可干的第八天了”。结果对自己督促压力会大很多,动力也会强得多。

  现在我已经不写日记了,但每天还是会写工作记录。每天早上到公司,先对着日历把今天要做的事情理一遍,记下来。中途做的决定、开的会议,都有相应的记录。持之以恒,我确认自己对工作、对时间、对自己的状态,是有明确认知的。

  早起

  最早我是不同意“早起”的。我猜大家都差不多,上大学之前,早起总是和一些不愉快的记忆纠缠在一起。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没有人管了,终于可以睡到几点是几点了,工作之后就更是如此。

  改变来自我看的一本讲解睡眠的书,作者提到:你感到困未必是睡眠不足,而可能是身体没有被唤醒。醒来之后多做一些运动,可以迅速唤醒你的身体,清醒神志。要做运动,起晚了多半是不行的,因为四下里人都多起来,已经没机会了。

  另一点启发来自上班的交通安排。我刚工作的时候在北京,倒两趟公交,每天7点半左右出发,9点20左右才能到公司。有一天阴差阳错的,6点50就出发,结果8点20左右就到了,路上还轻松很多。而且楼下的肯德基人很少,可以安心吃完早餐,看看书,9点再去办公室。

  提早40分钟出发,就能早到80多分钟,生生省下超过40分钟。就在那大半年里,我在公司楼下肯德基看完了两本英文小说,感觉自己的英文有了很大进展。

  后来我一直坚持早起的习惯,因为和大多数人作息时间拉开差距,意味着避开拥堵节省时间,也意味着,当其他人还没开始工作的时候,你已经把整天的工作安排好,需要其他人协助的邀请已经发出去,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了。

  有人主张不要怕花钱,住的离公司近一点,这样路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于是可以放心睡懒觉”。我赞成前半部分,不赞成后半部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睡懒觉未眠可惜。如今大家的生活都很忙碌,早晨是一天中难得的不怎么受外界干扰、神清气爽,而且不疲倦的时间,应当充分利用。

  培养规划和思维能力

  在我们这个时代,做各种事情,几乎都有现成的服务,强大的工具来帮忙,加上软件开发里很多时候也提倡“先开火后瞄准”。不经意之间,很多人都养成了比较随便的工作习惯: 不想清楚就动手,不动手就开干,做出来再改,边干边改,且美其名曰“试错”。

  这是正常的吗?或许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但一定不是永远正常。因为我亲眼见到很多人,他们不需要多少修改,不需要多少试错,直奔正确的方向而去,或者,至少少踩了很多坑。

  这是因为“命好”吗?不是。绝大多数时候,这都是获益于规划和思维能力。在真刀真枪开始做事之前,在把想法落实并组装起来之前,他们就在脑子里推导过,在虚拟的空间里演练过,排除了各种问题,判断了各种可能性。毕竟,现实中做事的成本再低,都低不过脑子里的推演。

  拿我熟悉的IT行业来说,我自己认定,也反复向程序员们灌输的一个观点是: 好的架构师是很会算的,而不是一切都靠“压测”。程序能够负载多大的规模和压力,超出这个负载能力,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概多久会出现……优秀的架构师,甚至只是优秀的开发人员,内心对这些问题一定有明确的答案。否则,即便误打误撞进入了还不错的状态,整体来看还是处于高风险高成本的状态。

  树立大局观

  经常有朋友与我讨论跳槽的事情,眼下有几个选择,很难决定。一般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暂时不看薪水、职位这些,考虑另一个问题:十年,或者五年之后,你希望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按照我的经验,能这样去想的人,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