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北京加强居家养老服务 明年至少建300个养老驿站

时间:2016-11-25 10:40来源:综合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在牛街养老服务驿站,社区老人参加插花活动。资料图片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副市长王宁所作的“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
在牛街养老服务驿站,社区老人参加插花活动。资料图片 在牛街养老服务驿站,社区老人参加插花活动。资料图片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副市长王宁所作的“贯彻落实《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议案办理工作的报告。

  会议透露,今年年底前本市将完成全市失能老人筛查。2017年,本市将支持建设300-50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市人大建议相关部门就居家上门医疗服务政策出台时间表。

  京华时报记者沙雪良

  报告

  年底前完成全市失能老人筛查

  今年1月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共165位代表对市政府关于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报告提出了465条意见建议,经人大内司委汇总、整理和分析,形成《审议意见》交市政府办理。

  在昨天举行的市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副市长王宁作了“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议案办理工作的报告。

  王宁介绍,2016年,市财政安排支持老龄专项资金12.88亿元,较2015年增长27.3%,其中居家养老投入8.52亿元,较2015年增长17.8%,专门增加设立养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2亿元,纳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统筹管理。

  市老龄委介绍,本市简化居家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入市程序,《条例》实施以前,全市共有居家养老服务企业172家,《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全市新设居家养老服务企业332家,目前已有相关服务单位约1.5万家。

  目前,本市在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五个区开展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共评估老年人7.7万人,其他11个区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已全面开展,年底前完成全市失能老人筛查,制定本市经济困难失能和高龄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西城区已经开始为中、重度失能的老人每月进行补贴。

  将建300-500个社区养老驿站

  据介绍,落实《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方面,规划建设208个养老照料中心,基本覆盖城市中心区和城镇老年人口密集区。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伟昨天下午作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刘伟介绍,截至今年10月,全市规划建设的208个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已经实际运营142家,在建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实际运营79家。

  市老龄委介绍,2017年,本市将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营、聚焦居家的社会合作型”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强资源统筹利用,巩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市、区、街、居(村)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支持有需求、有条件以及“应建未建”区域选址建设街乡养老照料中心,支持全市建设300—50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对已建成并运营的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增强其辐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发挥好驿站作为居家养老服务“桥头堡”“总服务台”的功能。

  据了解,养老服务驿站起源是托老所,是老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其设置不完全是按照社区、街道的行政区划来设置,而是按照老年人的分布来设置的。按照北京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本市将在老年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一个社区要设两到三个服务驿站,全市将建成1000个,今年试点150个。

  打通人户分离所致服务限制

  王宁介绍,本市初步提出了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基本思路,并拟在石景山区启动相关试点,促进商业性和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完善,力争“十三五”期间,形成符合本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刘伟提出,要完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作出规划和设计,以护理保险为抓手,开奖,针对大多数人养老需求和预期,研究当前和长远失能护理问题,适时出台全市政策性失能护理保险制度和措施,要对高龄、失能、失独、失智、特殊困难老人出台护理、医疗服务的针对性政策。

  刘伟建议,在城六区各级各类试点的基础上,鼓励多元探索,边试点边总结,打通区级服务覆盖范围障碍和人户分离导致的服务限制,加快研究全市推广和适合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办法。要选择远郊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