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码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致敬“偷猎”大熊猫外国人

时间:2016-11-11 07:39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11月8日,有一群加拿大老人来到了成都。 他们被称为“骨灰级大熊猫粉丝”。早在70多年前,他们就曾在成都与一只名叫“潘多拉”的大熊猫生活过,从此对大熊猫念念不忘。 他们在

  11月8日,有一群加拿大老人来到了成都

  他们被称为“骨灰级大熊猫粉丝”。早在70多年前,他们就曾在成都与一只名叫“潘多拉”的大熊猫生活过,从此对大熊猫念念不忘。

他们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参观了大熊猫,还获得了基地授予的熊猫粉丝荣誉勋章。

  他们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参观了大熊猫,还获得了基地授予的熊猫粉丝荣誉勋章。

基地官方微博甚至发表了一篇文章,向“CS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父辈”致敬。

  基地官方微博甚至发表了一篇文章,向“CS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父辈”致敬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致敬“偷猎”大熊猫外国人 引发巨大争议

  是不是很感人?

  但文章底下的评论,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一片痛骂声,大概的意思是:基地竟然向当年为钱而偷猎大熊猫的外国人致敬,简直不可理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致敬“偷猎”大熊猫外国人 引发巨大争议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要从七十多年前讲起。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都有一所华西协合大学校,学校由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教会合办,里面有一所专为外籍教职人员子女开办的“加拿大学校”(Canadian School,简称“CS”),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们自称为“CS的孩子”,他们跟随父母来到中国成都,在华西坝学习成长。 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还有一只名为“潘多拉”(Pandora)的大熊猫。

  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还有一只名为“潘多拉”(Pandora)的大熊猫。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致敬“偷猎”大熊猫外国人 引发巨大争议

  “潘多拉”是怎么来的呢?基地的文章里是这么介绍的:

  1938年,华西协合大学生物教授丁克生(Frank Dickinson)的夫人从灌县的大山中带回了一只大熊猫幼仔,出于安全和健康的考虑,丁克生决定让它先在华西坝生活,再适时送往美国。 但国外的史料却是完全不同的说法。

  但国外的史料却是完全不同的说法。

  一个名为“Vic in China”的摄影作品展览网站,刊登了大量当时的传教士在四川拍下的照片,其中包括了“潘多拉”的珍贵照片。

  这个网站是这么介绍“潘多拉”的由来的:

  1938年,纽约动物协会(New York Zoological Society )想要在他们的动物园中引进两只熊猫,开奖,就联系了当时在华西协合大学任生物教授的丁克生,丁克生联系了一位猎人(hunter),猎人捕捉到了一只野生大熊猫幼仔,丁克生的夫人进山把它带了出来。 2012年,四川在线的一篇报道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华西协合大学收到了纽约动物协会希望得到一只大熊猫幼仔的请求。

  2012年,四川在线的一篇报道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华西协合大学收到了纽约动物协会希望得到一只大熊猫幼仔的请求。

也就是说,“潘多拉”根本就是丁克生专门找猎人从大山中捕捉的野生大熊猫幼仔。 也就是说,“潘多拉”根本就是丁克生专门找猎人从大山中捕捉的野生大熊猫幼仔。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致敬“偷猎”大熊猫外国人 引发巨大争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致敬“偷猎”大熊猫外国人 引发巨大争议    1938年5月,华西协合大学的化学教授Roy Spooner将“潘多拉”带到美国。
  1938年5月,华西协合大学的化学教授Roy Spooner将“潘多拉”带到美国。 四川在线的报道中写道,“潘多拉”被带往美国之后,就被送到了芝加哥动物园,从此这些教授和“CS孩子”就没再见过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