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wzatv:装配式建筑推广难 住宅“搭积木”为啥不受宠(2)

时间:2016-10-31 10:22来源:人民网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乐观。“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反复试验来完善。”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会清告诉记者,他们从2014年起,在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乐观。“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反复试验来完善。”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会清告诉记者,他们从2014年起,在满足现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钢结构住宅的技术攻关,在今年年初已经攻克了防火、防腐、隔音等难题,“比起传统建造的水平,装配式建筑的水平只会更高。”

  相较技术上的缺陷,成本因素对于装配式建筑推广的制约显得更为明显,也更亟待化解。

  一般来说,在组装阶段,装配式住宅在人力、工期、装修等方面均可节约成本,唯独在预制构件上成本更高。“预制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对比,按照预制率不同,每平方米的单价要增加100元—200元不等。”在刘瑄看来,高出的部分在京沪等特大城市的建房成本中微不足道,但在唐山等大中城市的建筑业中却是个不小的数目。

  成本上的劣势,很大程度上是由项目规模小造成的。像在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时,模具成本占了很大一块,工程量小了,它摊到每个构件中的成本势必就会走高。“在规模比较小时,装配式建筑比常规方式略贵一些。”住建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认为,当工程量达到一定规模、企业有规范科学有序的管理、有一支比较娴熟的职工队伍后,完全能够降低成本。

  未来会怎样

  政策扶持将逐步化解成本难题,外界环境有待再优化

  “规模小导致成本高,直播,成本高又反过来限制规模扩大。”陈卫国坦言,不让装配式住宅陷入发展“死循环”,还需政府伸手拉一把,“市场需求激活了,项目多了,成本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优势也会更明显,装配式住宅才能更快走上良性轨道。否则,多数企业还会继续观望。”

  正如陈卫国所言,从“恶性循环”到“良性轨道”,不可或缺的是政策外力。事实上,在国务院文件出台之前,近年来已有不少省市出于环保、节能、推进建筑方式变革等目的出台了激励扶持政策。

  有些是“硬杠杠”。比如上海市提出,从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又如南京市在今年6月一次地块出让中,也对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和建筑的预制装配率提出明确要求。

  有些则是“真金白银”。在北京,满足相关条件的住宅产业化项目可获不超3%的规划建筑面积励。在上海,一定政策期限内,总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预制装配率达到40%及以上的,每平方米可获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

  “《指导意见》的措施方向明确,我们期待政策能在各地早日落地!”张会清相信,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装配式建筑最早在明年便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项新事物的快速成长,需要自身“本领过硬”、政策“保驾护航”,还需要市场主体“相互提携”。记者调查中发现,对处于起步阶段的装配式建筑而言,产业链不成熟、标准不健全等带来的“烦恼”同样亟待解决。

  2013年,建造唐山市首座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时,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就在施工图纸审核环节遇到了麻烦。“当时唐山有50多家设计企业、80多家施工企业,但能做装配式的寥寥无几。”刘瑄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图纸必须由第三方来审核,但当时根本找不到有能力的机构,最后幸好有一位高校老师办的企业见过这种“新鲜玩意”,才使问题迎刃而解。“将来要是满世界都干,没有配套企业该怎么办?”

  类似的“烦恼”还有不少。前几年,就有钢结构企业在做装配式住宅时,脱离了现行建筑标准,导致建好之后也没能验收。此外,由于具备能力的企业在行业中属于少数,其在话语权上也往往处于弱势。有企业反映,“做不了装配式的企业自然会千方百计劝开发商,‘放弃装配式吧,费那事干啥!"还有企业表示,装配式住宅若能做到精装修,比如统一安装壁纸、飘窗、橱柜等,完全能把结构件上高出的成本给“抹平”,但作为建筑行业的“闯入者”,还要在装修行业分一杯羹,可谓难上加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